【一】、豬場數據收集與管理分析
1、數據的收集
豬場可以設置專職數據管理員,負責制作各種生產數據報表,由管理員收集、整理和檢查所有的生產記錄。建立基于書面材料的電子數據庫,便于存儲和訪問。對養豬場配置生產管理軟件,將生產記錄中的數據進行錄入,并對養豬場的生產性能、生產轉群、飼料消耗、獸醫防疫、采購和營銷進行綜合分析。通過這種方式,安排好豬場的日常工作計劃、育種和配種計劃,以提高養豬場的工作效率。
2、數據的利用
在收集了生產數據之后,如何充分利用這些數據,并發現隱藏在數據背后的問題。數據分析的主要方法如下:
與本場生產指標/標準比較。通過年度生產目標,將其分解為月度目標,對記錄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,比較目標,找出差距,分析差距的原因。
同比、環比。與去年同期相比,并比較上個月的數據分析原因。
與國內產業和養豬水平發達的生產水平對比。
分析數據變化趨勢。在分析了問題并找出影響生產發展的關鍵問題后,我們將把放在導致這些問題的主要因素上,哪些問題是我們沒有做過的,哪些是我們沒有做好的,我們將按順序列出,并按優先順序排列。尋求解決方案,同時不斷優化解決方案,以成本獲得效益。
我國經濟水平還比較低,農村勞動力還比較便宜,所以機械化、自動化水平較高的養豬設備其發展速度將受到限制。較近10年內我國養豬機械設備的研究發展方向還是以投資較少、回報較高、為主。
【二】、工廠化養豬正在經歷的3個階段
拋開過去純手工養豬不算,集約化、工廠化養豬大概經歷3個階段,分別是機械化、信息化、智慧化。
機械化
機械化養豬是在生豬養殖各個生產環節使用機械作業代替人工操作。機械化的價值就在于降低了操作成本,提升了速度。特點是不感知外部信息,只是簡單地替代人工,不留存任何數據或信息。比如豬場中的攝像頭,只是監控而已,卻很少把數據留下。
信息化
信息化養豬比機械化進步了一些,開始考慮數據和信息的互聯,并利用管理軟件、傳感設備、物聯網技術等采集各類生產、經營、管理信息。這個階段的特征是感知豬場各類信息、收集并留存數據與信息,并可以用數據與信息反饋生產經營情況。
智慧化
智慧化養豬集成了互聯網、物聯網、AI、大數據等多種技術,賦予機器學習的能力,部分替代人的思維進行養豬。特點是經營數據的自動收集與處理、自動整合連接各類設備&系統、用算法模型替代人工決策。這是當前的階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