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代豬種以追求單純的生產性能為主要目標,對環境應激 為敏感,環境耐受性大幅降低。盡管我國豬的品種基本與接軌,動物遺傳性能、營養水平得以大幅度提升,但養豬生產水平遠低于,生豬出欄率低30%以上(我國為142%,德國為223%)、每頭能繁母豬年均提供活仔數低85%(我國為15頭,丹麥為28頭, 為26頭);平均死淘率達20%甚至 高。造成我國養豬生產水平與發達 存在差距的主要原因是我國的養殖環境較為惡劣,規模豬場幾乎都在沿用上世紀六、七十年代的定位飼養和小圈飼養方式。雖然定位飼養在提高土地利用率、高度集約化和自動化,方便管理方面優勢明顯,但這種方式嚴格限制了豬的養殖空間,母豬活動困難,只能進行躺臥起坐與有限的前行或后退,無法掉頭轉身,缺乏個體間的交流,長期處于無所事事、正常情感無法表達的狀態,以致于體質、繁殖力不斷下降,使用壽命縮短。小圈飼養方式雖然使豬的自由度有所改變,但飼養面積過小,每頭豬獲得的空間不足,仍然不能實現基本的功能定位,豬的一些正常行為,如做窩、行走、拱土、逃生、定點排泄、探究、群體模仿交流和學習行為等得不到充分表達?,F有豬全自動喂料線技術模式較少考慮豬的福社,受大陸性季風氣候的影響,我國各地豬舍的小氣候環境與豬本身的要求有較大差異,環境應激問題突出,豬無法建立自身的和抗病力,發病率和死淘率居高不下,造成我國養殖過程中用藥和免疫次數比發達 高1倍甚至幾倍以上。
豬自動化喂料技術的優點:
(1)可維持仔豬斷奶后健康的消化道環境,預防腹瀉等 。仔豬斷奶后直接飼喂干飼料會導致小腸絨毛萎縮、隱窩變深。這影響了消化道對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,并會由此引起腹瀉等消化道 。濕喂料的物理形態與母乳較為相似,可減小飼料形態突變對消化道結構和功能的不利影響。
(2)能夠提高仔豬的采食量和飲水量。剛斷奶仔豬還沒有 學會獨立采食和飲水行為,往往還不能 適應干飼料。而濕喂料的形態與母乳相似,不僅方便仔豬采食,而且有利于 仔豬胃腸道的發育,增加消化道容積。
(3)提高了斷奶仔豬的日增重和飼料效率。因為濕喂料一方面維持了斷奶仔豬的健康狀況,另一方面增加了采食量和胃腸道的消化吸收功能,所以能夠提高斷奶仔豬的生長速度和飼料效率。
(4)不僅節省用水,而且減少飼料粉塵。用飲水器給仔豬供水,滴水、漏水等損耗很大,通過食槽供水,每次喂料之前需放去剩余的水,浪費也很大。而采用濕喂法時,仔豬吃食的同時也補充了大量的水分,這樣減少了飲水的浪費。另外,飼料拌濕后粉塵減少,不僅減小了飼料浪費,而且減少了因飼料粉塵引起的仔豬呼吸道 。